在看過前一篇認識孩子的天生氣質後,爸爸媽媽們有沒有觀察出自己的孩子有哪些特性了呢?孩子的氣質雖然是天生的,但是可以經過後天的教育調整。這篇就簡單給各位一些對策吧!
讓我們按照上一篇提到的特質順序來~
首先是「活動量」:
家裡的如果活動量很大,最好每天都安排一段時間讓他發洩過多的精力,消耗掉一大半之後再安排一些靜態活動培養他靜下心,一開始靜態活動先以持續十分鐘為目標;活動量小的體力和抵抗力會比較差,所以最好每天要給他適量的運動哦!
第二是「規律性」:
天生就很有規律性的小孩,未來碰到多變的環境可能會難適應,所以要適時的改變。但是因為他很規律甚至會很固執的在固定時間作固定事了,有作改變調整的話要事先告訴他,讓他有心理準備。當然正向的部分可保持,像固定的閱讀時間、寫作業等。
第三是「內/外向」:
內向的孩子,對於我們安排要讓他接觸的新的人事物前,要預先讓他知道,有個心理準備,再用他有興趣的事情漸進地引發他的好奇心和意願度,若成功接納新人事物的時候要給他立即的鼓勵增加自信心;外向的容易跟人打成一片,其實沒什麼不好的,唯獨要提醒他注意可疑的陌生人不要接觸。
第四是「適應力」:
家裡如果是適應力強的小孩就沒什麼好擔心的,比較需要注意的是適應力低的孩子。適應力低的孩子也是要預先告知有變動的事情給他心理準備,並且我們要給他更多的耐心、時間和鼓勵,他會慢慢自我調適,切忌一直指責他,或拿別的孩子作比較,他會更退縮哦!
第五是「情緒本質」:
情緒本質好的孩子雖然笑口常開,但是也不要因為負面時間很少就忽略了他有負面情緒需要抒發和處理;本質較差的孩子,與其批評指責,不如教他用適當的方式抒發表達情緒。可以找一些繪本當工具來引導。例如:力豆力豆情緒系列(我老王賣瓜~)
第六是「反應強弱」:
反應強的孩子容易反應過度,特別是肢體動作,所以要防止他傷害到自己和別人;反應弱的孩子則會悶在心裡不表達。兩者都是要引導鼓勵他們用嘴巴表達出感受。
第七是「敏感度」:
高敏感的孩子容易受外在刺激(包含別人的表情、言語或情緒)而感到緊張、害怕,父母要多觀察孩子有沒有受到影響,再安撫他;低敏感的其實就是神經大條,要訓練他觀察周遭的變化,像是天氣要變冷或變熱了,吃的東西很燙或是很辣要注意等等。
第八是「專注力」:
專注力好的孩子沒問題,不好的孩子可以先從環境下手。例如吃飯的地方或看書的地方就不要在擺著電視或很多玩具的地方,慢慢訓練他一次只做一件事。
最後是「堅持度」:
堅持度高的孩子容易完美主義,要提醒他不要過度追求完美;堅持度低的孩子不要想一次讓他完成耗費長時間心力的事,而是把一件事拆開成不同階段,讓他一段一段完成。每完成一段就要給他鼓勵,讓他願意持續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