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邏輯與日常生活是息息相關的,每個父母都希望在有限的時間裡,增進自己與孩子的親密關係,同時可以打好孩子的數學基礎。許多家長可能還殘留著求學時對數學的恐懼與反感,如果現在要來啟蒙孩子的數學,好像有障礙。
其實先不用自己嚇自己,啟蒙幼兒數學的最初目標是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並且有簡單的應用能力。要達到這個目標,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落實。
1.數數:
很多爸媽都會教孩子數數,但孩子只會數的概念並沒有太大的意義,必須要結合量的概念。
比方說幫媽媽擺碗筷,就會先讓他數家裡有幾個人,所以要擺幾副碗筷,這幾副碗筷總共有幾支筷子,又等於幾雙。這樣慢慢引導之後,孩子才會開始認識數、量、單位。慢慢會建立起初步的數字、順數和倒數、數量、物體的單位名稱、加減法等。
2.時間概念:
平時在家時,就可以常常問孩子「吃飯前」要做什麼?「上完廁所後」要做什麼?建立時間有先後的概念。簡單的時間概念有了,開始引導孩子看時鐘,例如「吃午餐的時間是12點」、「休息5分鐘,長針走5格之後再玩」。認識順序、時鐘、時間量。
3.形狀
帶孩子認識和比較物品的形狀。比如三明治是三角形、球是圓形。等孩子知道各種形狀之後可以開始組合,像是兩個一樣的三角形放在一起可以變成更大的三角形或是長方形、正方形,再從平面到立體。認識基本圖形、組合圖形、平面和立體、空間。
4.比較:
可以多和孩子在生活上討論「比較」的話題。像是:「你吃的蘋果比我多兩顆」、「桌面是我的5個手掌寬」、「姊姊跑步速度比我快」、「爸爸今天比平常晚10分鐘到家」等等。可以將上述三個概念都加上比較,加深孩子的理解。
在日常生活中學習數學邏輯到一定程度之後,可以開始藉由遊戲的方式引導,像是專業的邏輯教具就是很好的工具。另外一些跟數學有關係的桌遊也很好,不只是玩遊戲的過程,其實從學習遊戲規則本身就已經在學邏輯了。
延伸閱讀:
本站相關商品:力豆力豆
友站相關商品:伊歐專利隨身算盤數學桌遊(童話擴充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