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孩子感謝的心

感恩教育

不管是大人還是小孩,在收到禮物時,通常都會開心地道謝。這種感謝的心情,不只是一種禮貌,同時也是人與人之間情感交流的正向表現,這是使人際關係更為融洽的重要環節之一。

在眾多的正向情緒交流之中,感謝的心情是其中最能與他人產生共鳴的快樂感受。在日常生活中,孩子的一舉一動都受到父母的呵護,可以說父母是無時無刻不在給予,孩子也無時無刻不再接受。每當聽到孩子感謝的話語,都能讓父母感到窩心,孩子也覺得快樂。

想讓孩子懂得感謝,父母平常就應該教導孩子不將身邊的一切視為理所當然。要讓孩子了解凡事都得來不易,都應該珍惜。

近幾年來,國內外的教育學者都越來越重視幼兒的「感謝教育」。要讓幼兒學會感謝的心,必須先讓他們學習關愛及分享。平時父母可以引導他們注意身邊的人、事、物,學習關心身邊的人,學習愛惜玩具,愛護花草和小動物等。鼓勵孩子與他人分享玩具、食物,學習這是與他人互動的一種方式。

學會主動關心他人之後,可以試著讓孩子了解父母及老師對他們的愛護和辛勞有哪些,或是利用故事讓孩子知道並比較不同於自己的生活經驗有哪些不同,他們才得以思考須要感謝的有哪些人、事、物,潛移默化之下孩子養成感恩之心。

當然最重要的還是父母的身教及引導,畢竟父母是影響孩子最深的。例如幼兒收到禮物或是受人讚美、幫助時並不習慣說謝謝。因此雖然很開心,卻不知道怎麼應對。父母可以適時的告訴孩子適當的回應方式,給孩子機會多做幾次後,就能自然的回應囉!

 

 

參考節錄自「黃勁傑。力豆力豆寶貝親親-從分享中學會感恩。」

延伸閱讀:建立良好的親子對話

留言

則留言

作者: 泛亞說書人

  幼兒時期的教育就像是蹲馬步基本功,而後閱讀能力就像是內功心法,課內學業就像外功招式。我相信只要有正確的引導方式,以及好的輔助工具,孩子的好奇心和學習力,將有各種方法不被熄滅。學前教育和學齡教育,這些都是我所關心的事,也是希望在此將所知分享給大家的事。本站文章歡迎轉貼,只要附上本站網址即可。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

%d 位部落客按了讚: